《中国美术报》第22期 P26、27
裘缉木,1943年生,祖籍浙江绍兴,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画家,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观复美术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现代沒骨画派倡导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报》对话裘缉木
用笔墨书写的生命礼赞——专访花鸟画家裘缉木
谢斯璇
裘缉木与他的夫人邀笔者前去其在北京陶然亭湖畔的工作室进行采访。据裘缉木夫人说,这里生活环境怡然,他们每天都会在公园里散步,偶尔裘缉木还在公园里看夫人跳舞。工作室房间内有一张很大的画案,上面的文房四宝数量也不多。旁边的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国内外各领域的书籍。
性格开朗的裘夫人在采访将结束之际说:“我要补充两句,他对艺术的认真和执着,我太钦佩了!他连生病的时候都雷打不动地画画。去任何国家第一个目的地无一例外都是植物园,并且坐在那儿就开始写生。他就是‘毕生求索’地对待这个事业!无怨无悔!还喜欢听别人提出批评的意见。”
有的藏家、批评家说:“裘缉木的作品以独特的面貌在风格众多的中国画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花鸟画作品在艺术风格上的革新,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变化。”“裘缉木的艺术创新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空间。”“他的作品以清新明朗、浑厚凝重、境界宏阔、格调高雅之态得到美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和首肯。”
创作时,我喜欢极端的安静
《中国美术报》:您画画这么多年,每次动笔的时候都是怎样的一种状态?非常快乐、愉悦还是偶尔也会焦躁不想画?
裘缉木:是的,每次动笔之前都是很快乐、愉悦的。可以说忘乎所以,全身心投入,只要拿起画笔就是最大的乐事。但作画过程中也会存在烦恼、焦虑、烦躁,这也是画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灵感来源。偶尔几笔头、几块墨没有运用好,改来改去,几近扫兴,这样一切欢乐、愉悦也就没有了。
裘缉木 生命礼赞 纸本水墨 200cm×180cm 2014年
《中国美术报》:您创作中有哪些绘画习惯?
裘缉木:创作是一种非常投入精力的事,每个画家恐怕都有自己的习惯,或者说怪癖吧。我喜欢极端的安静,不喜欢被打扰,因为整个创作过程都在深思熟虑。情绪有激情,有亢进,也有慢条斯理。在创作过程中我不希望有人或事来中断我的思路和创作。
裘缉木 生命礼赞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6年
中国画只姓中,不姓西
《中国美术报》:怎样才能掌握没骨的技巧?是否存在快速提高技巧的方式?
裘缉木:首先要明确何谓没骨画。没骨画是介乎中国画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画之间的一个画种。它不是工笔画先引墨线勾勒,再赋彩、渲染,又不是写意画那样墨气淋漓、自然挥洒……没骨画通常在熟宣上作画,但近几年,许多画家也在生宣上作没骨画,以墨状物、墨色交融,以水撞色、撞墨,追求画面的灵动、自然天趣等等,构成了没骨画中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但一切艺术技巧和手法都要服务于创作内容和形式。抽掉内容和形式,技巧也无实际意义。没骨画是很难驾驭的画种,无边无际的满浸、冲撞,制作肌理都是没骨画不可取的弊端、歧路。适当运用没骨法的技巧,增、减适当能有所提高。
(左)裘缉木 南岛薰风 纸本设色 234cm×53cm 2014年
(右)裘缉木 祥云伴禽鸣 纸本设色 234cm×53cm 2014年
《中国美术报》:您的作品中西融汇、工写结合,强调团块结构、光色表现和构成意识,那从最初的小写意花鸟到现在,是什么风格或艺术家对您产生的影响最大?
裘缉木:人的思想、观念总在变化,风格也随之在调整、变化。生命不止,探索学习不止。吴昌硕对我的影响最大。我认为当今很难有人能超越吴先生的写意画高度,我经常都在想他当时受到哪些影响,他们当时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很多年以前的巴格达国际造型艺术节对我也有一些影响,当时有2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参展,部分抽象作品对我有一些影响,有些抽象的艺术作品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探索、变化的。
裘缉木 峥嵘岁月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08年
《中国美术报》:您有没有受到过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您认为单单靠风格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裘缉木:艺术家不可能生存在一个空间,好的艺术形式对我总是有诱惑,但他们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国外的)只能借鉴,不能作为自己创作的途径。中国画只姓中,不姓西。
艺术家不可能不受外界影响,固步自封也是不对的,也要广泛吸收。当年在美院,我们有日课,每天放学后都要求去图书馆看画册,吸收古代的、中外的、横向的、纵向的艺术,找灵感,找借鉴。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与别人迥异的风格。纵观古今中外美术家,哪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能脱离这样的评判标准?当然还有其他的评判标准,艺术家的学识、阅历、人品、影响力、知名度、他对艺术的作为,等等。
裘缉木 中华巨石屹立千秋 纸本设色 234cm×160cm 2014年
“毕生求索”地对待这个事业
《中国美术报》: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花卉品种?最近正在创作的花卉对象有哪些?
裘缉木:很美的东西,都会去探索和发现,用最大的勇气去表现它的美。有一些花卉品种画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画下去,比如受郭味蕖老师的影响,我用传统画法画睡莲、君子兰,现在我就不画了,画不出更多新意,索性放下,有新的灵感、冲动再说。
最近在观念上有改变,是在以前的没骨和半抽象以外的改变。从2002年开始,有一个观念上的变化,加之注重笔墨、大空间、诗情画意,偏重于笔墨结构和传统,与前期作品拉开了距离,如同李可染先生说的,你要打进去,也要打出来。当然,这还需要自己有一个自我突破的勇气和能力,这一步是艰难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让自己满意,让别人读懂、接受、认可,但也不能完全标新立异。
裘缉木 蜀葵花开满庭芳 纸本设色 136cm×68cm 2013年
《中国美术报》:您以没骨花鸟画闻名于世,相对于传统形式,您在新的图式和创新方面有哪些成就?比如淡墨撞水、满构图、厚涂色彩?
裘缉木:我有一方印,印文是“毕生求索”。这方印纵贯了我的艺术人生追求。我的艺术生涯有明显的三个阶段:一、师承阶段,以学习、临摹李苦禅、王雪涛、郭味蕖等老师的作品为先导。1984年入中国画研究院,幡然大悟,一味模仿恩师的道路是万万走不通的,要寻求艺术道路的变化。
二、没骨、抽象、构成的变化。许多画界的朋友、收藏家认识我是始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作品大家一致公认,在花鸟画的语汇表现力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很难再找出别的画家在中国画花鸟领域走出这样的一种步伐。
三、传统风格的进一步探索、发展。这一阶段的作品和前一段大相径庭,注重笔墨,提升笔墨结构、大空白、大空间、大意境、大构图,更注重画面的诗情画意、生活情调,由前期的满构图形式转化变化到更贴近传统的程式画法。不过,我喜欢探索,以后会不会继续有变化,我也说不好。
裘缉木 三月叶香 纸本设色 136cm×68cm 2012年
《中国美术报》:请您谈谈最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背后有趣的故事。
裘缉木:最新创作的作品《大漠胡杨》,是基于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应运而生的。当时在新疆考察、采风,在荒漠中发现了这些干枯的胡杨,它是生命的象征、历史的年轮,是精神的伟大弘扬。隐喻着人的自强不息。我完全一改以往的画风,单纯用墨,追求蕴育的内含精神,唤起人们对地球、环境、我们生存空间的保护和珍惜。
当时其实还没到目的地,我不想去了,想休息了。可后来看到其他一行人拍回来的照片,觉得很有意思,赶紧起身前去。我一到那儿,就忘乎所以,被神秘感包围,被那些经历风沙侵蚀的各种体态的胡杨深深吸引,停留创作了好几天。
裘缉木 文殊兰图 纸本设色 68cm×136cm 2016年
《中国美术报》:您有没有某些很久以前创作的作品,相比起现在画的作品也毫不逊色?
裘缉木:这个问题,很难讲,因为每个阶段的想法和追求的风格都不一样,随着年龄、阅历、观念在不断地变化。过去阶段性的作品,拿到现在来未必愿意画,也未必能再画出来。因为当时画的东西是当时大环境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感想和灵感,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了。当然,像《竹韵曲》《相依》《南岛情》《金色池塘》《战地黄花分外香》这类经典的作品,在适当的阶段还会再画,不会完全不画了。然而也不会是简单的重复,这就是你所说的,过去的某些作品比之现在的画作也毫不逊色的意思。要画,就要有新的想法,比如笔墨、构图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构思。
裘缉木 莲塘赋 纸本设色 144cm×367cm 2014年
不要妄图一夜成名
《中国美术报》:从启蒙教育到美院学习,您得到过哪些老师的指导?
裘缉木:我9岁就开始习画,一开始只是喜欢画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立志当一名画家。曾是少年宫小小画家协会最小的学员。后来进入美术院校以后,就确定自己要终身画画了。
启蒙老师是汪慎生,早年还得到董寿平、王雪涛等老师的启发和鼓励。当时家离他们近,小学放学后就直接去他们家学画。后来,进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得到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等老师的教诲。他们既教艺又教人,从不允许学生沽名钓誉、妄图一夜成名。
裘缉木 珠光 纸本设色 68cm×136cm 2014年
《中国美术报》:请以前辈身份告知年轻艺术家,没骨花鸟在素材、用线、技法、笔墨、理论、用色、构图方面最需要下哪些功夫?必须和现在哪些不良的面貌作抗争?又如何在“中国经验”和“中国视野”下做到创新?
裘缉木: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一、学习传统,这是立足之本。创新、创意都脱离不开传统。传统功力越深,创新、创意才更有动力和空间。二、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艺术家要熟悉生活、直面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创作素材。三、加深笔墨的锤炼,向大师们学习。只有笔墨功夫过硬才能出大作品、好作品。四、年轻人切忌浮躁。成名成家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单靠过度炒作,徒有虚名,终究经不住历史的考验。五、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摆平位置,确定方位。艺术需要有个性,不宜盲目跟风。冷静思考,纵向、横向、古今反复比较,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大,否则会窒息你的艺术生涯。年轻人有生气,思路开阔,有思想,有创意,就看能否创出属于你个人的一条道路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